学报基本情况 |
《中原工学院学报》 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 河南省教育厅 《中原工学院学报》 简介 《中原工学院学报》最早可追溯至1984年创刊的《教学与研究》,最初以半年刊形式发行,后逐步发展为季刊,1990年,转型为学报形式,并更名为《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》。2000年,随着新校名“中原工学院”的确定,学报也随之变更为《中原工学院学报》。 《中原工学院学报》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41 - 1341/T,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1 - 6906,主办单位中原工学院,主管单位为河南省教育厅。2004年,经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,《中原工学院学报》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。一直以来,学报主要以专业研究论文及技术报告等形式发表电子信息、纺织、服装、机械、建筑、环境、材料、计算机科学等最新研究成果。 当前,学报融入学校创建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发展方向,助力高质量筹建河南电子科技大学,紧扣学校电子信息、人工智能及织物电子特色优势,设置“电子信息工程”“智能纺织与新材料”“智慧能源与建筑”“数字人文与社会发展”等四个栏目,重点发表电子信息、人工智能、通信技术、智能材料与纺织技术、绿色建筑与能源管理,以及“电子+”方面交叉、跨学科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。学报每个栏目内容聘请专家作为主持人,下设栏目专家小组,栏目组专家对每期论文进行质量把关,积极发挥专业人才在组稿、审稿中的作用。 学报创立至今,先后荣获奖项和荣誉如下:河南省纺织工业厅优秀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、第三届河南省优秀期刊三等奖、河南省第二届高校学报系统“三优”评比优秀学报二等奖,第五届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、首届《CAJ - CD规范》执行优秀期刊奖、“河南省一级期”等。首批入编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》数据库,并被《美国化学文摘(CA)》收录。 近10年来,学报共出版60期,发稿近1000篇。影响因子从2015年的0.251增加到0.508。期刊年检连续10年核验合格,编校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二以内。自2019年开始,连续5年顺利通过河南省委宣传部出版处组织的社会效益评价评审。2016年、2018年的河南省期刊综合质量检测评比中,两次荣获“河南省一级期刊”荣誉称号;2023年5月,荣获河南省出版协会举办的第十五届编校大赛优秀组织奖。目前学报是Caj-cd规范获奖期刊,美国《化学文摘(CA)》《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》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》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》、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、《万方数据 — 数字化期刊群》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《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》《学术中国 — 知识产权服务平台》《中教数据库》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,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CSCD)来源期刊,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(RCCSE)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。 |
学报概况